国内医疗器械如何出海破局

2020-10-19 | 阅读:593

  在国内抗疫期间,以迈瑞医疗为例,其呼吸机月度累计供货量约1000台以上。随着海外疫情爆发,国内企业已经开始接海外订单,迈瑞医疗海外呼吸机订单量高达上万台,订单约排至6月份。

国产医疗器械.jpg

  在中国医疗器械领域,国内厂家一定程度上已经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中高端领域则与全球领先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产生差距的原因涉及材料、技术、工业基础、销售渠道和资金投入各个方面。

  2019年,在全球十大医疗器械公司中,美国占据五席。其中,美敦力(爱尔兰)、强生(美国)、飞利浦(荷兰)位居前三强,销售额分别为300亿美元、270亿美元和214亿美元。同时,龙头美敦力2019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 20亿美元。

  相比之下,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不仅营收体量小,在研发投入上也与跨国企业差距巨大。

  高光时刻的背后也反映出一些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痛点,如何长久的出海淘金,成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挑战。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长久以来,中国医疗器械还处在一个低端制造和代工的位置,小、散、乱,需要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产能与品牌,加速品牌集结和出海。此外,同质化、低价竞争严重。

  丁海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目前医疗器械出口的痛点,最主要的不是中国产品品质不行,而是海外市场非常复杂。

  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律、准入门槛和资质要求等都不同,对于中国绝大部分中小厂家,如何针对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找到本地化的营销策略,包括本地化仓储,以满足快速交付,本地化的市场推广、临床推广也需要本地化售后服务,确定是分销还是直销等都成为出海难点。

  对于大部分是缺乏海外本地化生产运作经验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海外落地最难的一点是本地化的综合服务能力。



猜你还喜欢

13809042500 澳思泰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