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分为临床诊断和仪器诊断。如果病人已经发生“脆性骨折”,即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就发生骨折,如咳嗽两声就导致肋骨的骨折,下楼梯仅仅踩空一下没有摔倒就导致小腿骨折,这种情况不做骨密度检查就可以直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但是对于没有发生骨折的病人,则需要借助骨密度检查来诊断骨质疏松症。检查方法是用骨密度分析仪器检查足跟骨或胫骨桡骨部位。
骨密度高低用T值(T-Score)表示,T值表示被测对象的骨密度与同性别、健康青年人峰值骨密度平均值相比,相差多少个标准差(SD)。数值前面“+”、“-”号表示高于或低于正常青年人骨峰值;后面的数字,是指被测人的骨密度与正常同性别青年人骨峰值之间差几个标准差。如+2.0表示被测人的骨密度高于正常同性别青年人骨峰值2个标准差;-1.5表示被测人的骨密度低于正常同性别青年人骨峰值1.5个标准差。推荐阅读《骨质疏松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诊断标准:T≥-1.0SD属正常;-2.5SD<t<-1.0sd为骨量减少;t≤-2.5sd为骨质疏松。达到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 p="">
为什么说预防骨质疏松要“趁早”?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此后峰值开始逐渐下降。年轻时增加钙摄入和适当运动,可以促进骨生长,提高骨密度的峰值。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在年轻时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就会推迟,程度也比较轻。如果在青少年骨骼发育时期基础打得不好,“峰值骨量”偏低,就容易提前发生骨质疏松。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症要从年轻时做起,从小就要注意锻炼、常晒太阳、注意膳食平衡及补钙。
骨密度仪厂家温馨提示:评估骨质疏松风险可以使用OSTEOKJ3000/+超声骨密度仪,采取全干式超声波测量方式,做到无痛无创无辐射,可多次反复检测;对受检者的足跟骨检测,得出的数据可信赖,重复度好,适合各类医疗和体检机构,可用于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的筛查诊断和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