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骨矿含量的因素有哪些

2021-1-13 | 阅读:688

  人体骨骼矿物质含量与骨骼强度和内环境稳定性密切相关,是评价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在生理状态下,人体骨骼中骨矿物质的含量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病理状态下,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骨矿物质含量的改变。骨密度测量仪厂家提醒因此,人骨矿物质含量的定量测定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骨矿物质的常规检测主要通过人体的骨矿物质含量测定,直接获得准确的骨矿物质含量(主要是钙),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判断和研究骨生理学,病理学,人类老化程度和整个身体的各种疾病的诊断。正常人的骨矿物质含量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在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女性低于男性。同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35-40岁以后,骨矿含量逐渐下降,尤其是女性。这些生理变化也为疾病的诊断和不同原因引起的骨矿物质含量变化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5.jpg

  年龄和性别是影响人体骨骼矿物质含量的因素之一。从婴儿到青春期,骨矿物质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性别差异不显著。青春期后,男性骨矿物质含量的增加显著高于女性,在30 ~ 40岁时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矿物质含量逐渐下降,且女性的下降幅度大于男性。据记载,50 ~ 65岁女性桡骨远端骨矿物质含量下降率为0.0118g/cm/年。在老年人中,桡骨远端骨矿物质含量较峰值骨水平下降约39%。

  体重、身高和骨直径也是影响骨矿物质含量的因素之一。男性和绝经前女性骨矿含量与身高呈正相关,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体重与骨矿含量呈正相关。由于骨横径的个体差异,相同年龄组的骨矿物含量变化较大。如骨矿物质含量/骨直径(BMC/ BW、G /cm2)校正骨矿物质含量(BMC),使同年龄组的正常曲线变异系数由12%降低到9%。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将身高、体重和骨直径考虑在内,变异系数降低到6%,老年人的变异系数由20%降低到10%,儿童的变异系数降低到8%。

  运动和饮食对骨矿物质含量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实际观察证明,运动员桡骨和脊柱的骨矿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相同的钙摄入量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保持更高的骨骼健康。骨骼专家的研究表明,饮食中钙含量高的女性比饮食中钙含量低的女性有更高的平均桡骨矿物质含量,活跃的低钙饮食女性保持更好的骨骼指数。因此,调整饮食,多吃富含钙的食物,适度的体力劳动或锻炼可以降低骨质流失和骨折的风险。

  通过检测不同年龄正常人的骨矿物质含量,了解人体骨骼发育、生长和衰老过程中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如果年轻人的骨矿物质含量未达到峰值,应采用饮食和药物同时补充钙,加强锻炼,使骨矿物质含量达到峰值水平。饮食中除了药物补钙外,老年人适当活动和晒太阳,可使骨矿物质含量增加或不继续减少。单光子骨矿物测量测试技术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和非创伤性骨测量,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观察生活中正常的骨矿物质含量的变化和各种影响骨骼疾病和药物疗效,对骨代谢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措施。

  温馨提示:检测骨密度通常使用超声骨密度仪,此类设备无创无辐射,适用于各类人群检测,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推出的OSTEOKJ3000/+超声骨密度仪就是利用这项技术,该产品突破了骨密度检测依赖于X射线的测量方法,利用超声技术,通过测量人体跟骨的超声参数,获取与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高度相关的骨密度数据,从而实现了骨密度的无创检测。



猜你还喜欢

13809042500 澳思泰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