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孙立宁:医疗器械未来方向一定是智能化

2017-5-8 | 阅读:655

  “他是痴迷于智能机器人的发明家,他一心让人们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他是我国微纳操作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他将中国人的机器人梦想扩展到工业、医疗、服务等行业。”,我国医疗机器人领域的领头人、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以突出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业内的认可与点赞。此次,孙立宁教授确认出席峰会,将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中国机器人的发展。


  孙立宁,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五”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国家“十五”863计划MEMS重大专项总体组组长,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主要主要从事纳米微驱动及微纳操作机器人、医疗与康复机器人、微小型与仿生机器人等主要研究工作;主持完成20多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科技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一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


  医疗机械智能化


  在机器人使用的众多领域中,医疗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一个分支,是当前机器人行业和医疗行业的发展最热点。医疗机器人按照功能和用途可分为经外科机器人、骨科机器人、腹腔镜机器人、血管介入机器人、假肢和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机器人、医院服务机器人和胶囊机器人等。


  孙立宁教授提到,“达芬奇”是商业化最为成功的医疗机器人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已经配置60台左右达芬奇机器人,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和大型医院。“医疗器械未来的最终方向一定是智能化,而研发的不断投入也会朝着这一方向前进。”


  他还表示,随着医学科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新的防治手段会不断出现,高端医疗装备与智慧生活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截止2015年12月,全国医疗机器人手术量累计超过2万例。


  “苏州大学把医疗机器人作为当前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开发了主动式的肠道内窥镜,还做了一些关键技术和开放性的探索,包括开放了穿戴和简易型的肢体训练机器人的样机。2015年,我们在苏州建立一个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在规划方向上,包括微创、体内检测、康复等。”孙立宁教授介绍。


猜你还喜欢

13809042500 澳思泰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