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了解,约一半以上的糖尿病人都存在骨密度减低的情况,三分之一的糖友合并骨质疏松症。糖尿病人发生髋骨或股骨颈骨折者比同龄非糖尿病者高2-6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症状及体征
骨病的症状及体征在糖尿病与无糖尿病患者一致。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通常无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就是骨质疏松骨折。如果老年患者一旦骨折,就会卧床不起,导致其他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任何年龄段的糖友,出现低创伤骨折或复发性骨折,均应提高合并骨骼疾病的意识。骨密度降低导致的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和发病的主要原因。
突然疼痛、局部腰痛或查体中脊柱压痛提示可能存在椎体骨折。跌倒后严重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肿胀、不能行走提示可能存在髋部骨折。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预防和筛查
目前,骨质疏松基金会(NOF)一般建议,如果没有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65岁以上的女性及70岁以上的男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查。南京科进生产的一款KJ3000超声骨密度仪适用于骨质疏松筛查工作,通过跟骨骨密度测量,为成人提供详细的骨质信息,诊断骨质疏松症,有效评估骨质状况。
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或骨病的危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产妇髋部骨折),50岁以上男性及女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查。如果有脆性骨折史,不论年龄、性别均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