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忽冷忽热,脑中风发病率大大升高,在这高发季节里,老人冬天突然中风怎么办?
冬天中风易发人群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中风家族史的老人和40岁以上有多年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容易发生中风。
中风的症状
老人中风的症状为频打呵欠、流口水、视物不清或手脚麻痹、站立不稳、眩晕呕吐、口齿不清等。
预防中风的方法
中风的预防应分两个层次进行,即一般预防和重点预防。
预防中风的方法(一)中风的一般预防主要是针对大众人群,尤其是具有中风危险因素的易患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积极治疗,以改变生活行为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
1、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在生活中,某些生活行为因素与中风发病的风险密切相关。如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饮食、久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等。饮食成分中应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适量进行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状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2、积极治疗和控制中风的危险因素中风是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和肥胖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脑血管功能损害。当脑血管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在诱发因素的促使下而发病。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与中风相关的危险因素,即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控制。
上述措施是中风预防的基础,可延缓脑血管功能受损的进程,能使中风发病的风险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预防中风的方法(二)中风的重点预防则是在一般预防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从中风的易患人群中筛选出高危个体,进行重点的干预。
1、检查脑血管功能,评估中风发病风险: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是一种无创伤的脑血管功能检测方法。脑血管功能积分能够定量评价脑血管的功能状况和中风发病的风险。当脑血管功能积分降低合并有高血压时,中风的发病风险更高。
2、合理进行药物预防:当脑血管功能受到损害时,即积分值在75分以下,除了按专科医师的建议治疗中风相关的疾病外,还应进行药物预防。
预防中风的方法(3)按时复查脑血管功能:当您按上述方法进行中风相关疾病的治疗及重点药物进行预防时,每年应复查脑血管功能1~2次。若脑血管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脑血管功能积分等指标上升,提示防治效果良好,否则应及时调整防治方案。
对于已经发生过中风的患者,在积极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要预防中风的复发。预防再发的措施与上述预防首发的措施基本相同。
超声经颅多普勒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是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生理参数的一项无创性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
TCD主要以血流速度的高低来评定血流状况,由于大脑动脉在同等情况下脑血管的内径相对来说几乎固定不变,根据脑血流速度的降低或增高就可以推测局部脑血流量的相应改变。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血管性疾病的检查。
TCD仪器有点:无创伤地穿透颅骨,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对病人进行连续长期的动态观察。
临床应用:
1.脑血管疾病的检查。如: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狭窄和闭塞、脑血管痉挛、头痛及偏头痛、颅内动静脉畸型、锁骨下盗血等病症的诊断、疾病发展的观察、指导药物治疗、估计预后等。
2.脑血管机能的评价:脑血管外科术前术后的评价;脑血管复合操作的血流动力学评价;为脑血管造影术筛选病人和选择造影时机。
3.危重病人的监护:脑血管病人手术前、中、后脑血流的监护;危重病人脑血管监护;
4.预防保健:对中老年人的常规体检,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建立档案和进行中风预测。
5.微血栓的检测。
6.其他基础研究:对脑血管疾病的演变过程、发病机理和病因控制的研究;药物对脑血管的作用及脑血流的影响;不同状况下脑血流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