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检测仪(如通过测量baPWV-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和ABI-踝臂指数)与传统检查方式相比,在早期筛查、功能评估和便捷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正确解剖检测上存在不足,二者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
动脉硬化检测仪的优势:
1. 早期筛查与功能评估: 传统检查如超声、CTA等多在血管出现结构性狭窄后才发现问题。而动脉硬化检测仪能在血管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前,通过评估血管的僵硬程度(baPWV),早期发现动脉弹性的功能性下降,实现更前端的预警。
2. 无创高效: 检查过程充分无创,类似同时测量四肢的血压,10分钟内即可完成。受检者无痛苦、无电离伤害,适合大规模人群筛查和长期随访。
3. 同步评估下肢动脉阻塞(ABI): 可同步得出ABI值,这是检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效、无创的指标,传统方式需要复杂的多普勒超声分段测量。
传统检查方式的优势:
1. 正确的解剖定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正确定位狭窄、斑块、血栓的位置、程度和形态。这是动脉硬化检测仪无法做到的。
动脉硬化检测仪好比“功能检查师”,擅长早期、快速、无创地评估血管的整体弹性功能和下肢阻塞风险,是理想的“筛查者”和“守门员”。
传统检查方式好比“解剖侦探”,擅长正确找出病灶的位置和形态,是明确的“检测者”和“辅助改善指导者”。
二者协同使用,先由动脉硬化检测仪进行初步筛查和高危人群筛选,对异常者再进一步进行传统影像学检查明确检测,构成了完善的血管健康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