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问答

产品问答

动脉硬化检测仪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

专业回答
推荐答案

在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baPWV和ABI)的过程中,操作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影响结果的正确性。理解并正确处理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1.  信号采集困难或波形不佳:

现象: 无法获取四肢的脉搏波形,或波形低平、杂乱。

原因与处理: zui常见原因是袖带捆绑过松或过紧,应达到袖带与皮肤之间能容纳一指;受检者肢体移动、说话或颤抖也会干扰信号,须嘱其保持相对安静;周围环境干扰(如强烈震动)或受检者心率不齐也会导致测量失败。对于水肿、肥胖或外周血管条件差的受检者,可能确实难以获取理想信号。

2.  结果异常值或与实际不符:

现象: 测出的ABI值异常高(>1.3)或异常低(<0.9),PWV值异常高,与受检者症状不符。

原因与处理:

ABI过高(>1.3): 通常提示血管钙化严重、僵硬度过高,常见于慢性健康风险晚期、尿毒症或高龄受检者。此时ABI值不可信,应参考PWV值或改用其他检查方法(如趾臂指数TBI)。

结果波动大: 连续两次测量结果差异较大。可能是因为两次测量间隔时间短,血管状态未恢复;应让受检者休息5-10分钟后再测。此外,室温过低导致血管收缩,也会影响结果,应保持适宜的检测环境温度。

3.  受检者相关的问题:

体位不正确: 必须严格保持仰卧位,且手腕、脚踝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枕头过高或肢体摆放不当都会导致误差。

生理状态影响: 受检者刚运动完、吸烟、饮用咖啡或饱餐后立即测量,会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结果不准。测量前应要求受检者休息至少5分钟,并避免上述行为。

为达到检测正确性,操作者必须接受正规培训,严格遵循标准操作流程(SOP),正确绑定袖带,并具备识别无效结果的能力。对任何可疑结果,都应结合受检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重复测量或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