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简称 TCD)是一种利用多普勒超声原理,通过颅骨声窗检测颅内大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的医疗设备。TCD 可无创、实时地评估血流速度、方向和动力学变化,是临床脑血管病诊断、预防与随访的重要工具 [1][2]。
基本信息
中文名: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
英文名:Transcranial Doppler (TCD) Ultrasound Device
主要用途:检测颅内大动脉(如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等)血流速度及血流动力学异常 [1][3]
管理类别:在中国属于Ⅱ类医疗器械,需经国家药监局(NMPA)注册;国际上受 FDA、欧盟 MDR 等监管 [6][7]
工作原理
TCD 采用 多普勒效应 原理,通过颅骨薄弱部位(如颞窗、枕窗、眼窗等)发射低频超声波(一般为 1.5–2.5 MHz),测量血流细胞反射波的频移,进而计算血流速度和方向 [2][3]。
主要测量参数包括:
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舒张末期流速(EDV)
平均流速(MFV)
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这些指标可反映颅内血管的狭窄、痉挛、阻塞或供血不足情况 [3][4]。
临床应用
脑血管病筛查与诊断
检测颅内动脉狭窄、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2][3]
协助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预防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监测
TCD 是监测颅内血管痉挛的常用无创方法,可进行连续动态随访 [2][5]
颈动脉与颅内动脉狭窄评估
结合颈动脉超声,可提供从颈部到颅内的全程血流动力学信息 [3]
手术及重症监测
心脏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支架术中,用于脑血流灌注监测 [4]
重症监护中监测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变化 [5]
儿童及特定人群应用
在镰状细胞贫血患儿中,TCD 被推荐用于卒中风险预测 [1][4]
优势与局限
优势:
无创、可床旁操作、重复性好 [1][2]
可连续动态监测血流变化 [4]
检查费用较低,适合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3]
局限:
受颅骨厚度影响,部分人群(如老年男性)声窗不理想,检查率降低 [3][5]
对操作者依赖性较强,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解读结果 [2]
空间分辨率低,无法直接显示血管解剖结构,通常需结合 CTA/MRA 等影像学检查 [4]
发展与现状
1982年:Aaslid 等首次将 TCD 引入颅内血流动力学研究 [2]
1990年代:逐渐普及于临床卒中、动脉瘤和血管痉挛监测 [3]
目前:TCD 已被国际卒中学会、美国超声医学学会等学术机构认可为脑血管病诊疗的重要辅助方法 [1][4][5]
参考资料
- 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imaging.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Journal of Neuroimaging, 2016.
- Aaslid R., et al. "Noninvasive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recording of flow velocity in basal cerebral arteries."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1982.
- Alexandrov A.V. "Transcranial Doppler: techniques, indica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Stroke, 2004.
- Adams R.J., et al. "Prevention of a first stroke by transfusions in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anemi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8.
- Sloan M.A., et al. "Assessment of cerebral vasospasm with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Neurosurge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990.
- 国家药监局 (NMPA) 医疗器械注册目录.
- U.S. FDA — Ultrasound imaging devices regulatory information.